山东危化品检查集中找软肋
自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在应急管理部的统一部署下,5月10日至6月底,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检查。
作为化工第一大省,山东相关专业部门在梳理分析中发现,在基础管理、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消防安全等方面,企业存在的问题普遍较多,尤其是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工作欠账较大。业内专家建议企业严格规章制度的落实,夯实基础管理,扎紧安全生产的“篱笆”。
防控重大风险是首要任务
防控重大风险是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首要任务。应急管理部办公厅5月8日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方案》后,各地迅速展开行动。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各市、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开展了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项检查督导,基本实现了“两全面、一建立”目标,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检查督导全面覆盖,检查督导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全面挂牌督办整治,建立了上下贯通、消地协同的危险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机制。
山东拥有危化品生产企业1800多家,占全国的13.4%。7月24日该省发布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情况通报》显示,整个检查期间,省、市、县三级共派出检查组834个、检查人员5285人,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430家、重大危险源4407处,发现问题隐患13191项、下达整改指令1876份。截至7月20日,这些问题隐患已整改完成13099项,整改率99.3%,其中,68项重大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
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欠账多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检查发现的13191项问题隐患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共性问题,查找突出隐患,指导面上工作。所有问题隐患中,基础管理类4344项、特殊作业类222项、工艺设备类3072项、电气仪表类3443项、消防安全类1785项、总图布置类122项、其他类203项;另外,企业现场方面的问题8952项,管理资料方面的问题4239项,分别占问题总数的68%和32%。
《通报》指出,由此可见,在基础管理、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消防安全等方面,企业存在的问题普遍较多,尤其是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工作欠账较大。
在基础管理方面,部分企业制度制定不全,未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但制度中缺少隐患排查的相关重点内容;部分企业未按要求建立“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的管理制度,无重大危险源巡检记录。还有一部分企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不完善,企业承包商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重大危险源管理存在问题,安全生产投入不符合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等等。
“安全管理最根本问题是基础管理,重点在于规范化、标准化。”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处处长吴广强建议,要以有针对性的安全大检查和隐患集中治理活动为切入点,从责任落实、规章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投入、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认真排查存在的问题,消除装置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管控关口应前移
近年来,各地危化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同类隐患反复出现,甚至边排查整改边产生隐患的问题较为突出。山东省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通过管控风险、治理隐患,将事故防范由被动变主动。
该省还印发《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执法检查指南(试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管理运行机制(试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源头治理要素管理指南(试行)》,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精准化。据了解,此次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检查就有效利用了上述有关指南。
“除了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夯实基础,还应从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安全可控的装备、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入手,提升本质化安全管理水平。”德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赵吉章表示,针对此次检查督导反馈信息,危化品企业应进行针对性的安全风险要素分析,突出安全生产管控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他建议,有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企业,可针对近几年各地发生的典型事故特点,重点查摆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工艺技术是否安全可靠,工艺技术是否有影响安全的变更,自动化控制是否按照规定设置并投用,生产储存场所是否满足防火防爆等级和安全防护距离要求,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现场处置方案及应急措施是否完备,是否建立硝基化合物生产装置台账,上级检查和公司自查隐患是否整改完成,是否实施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等。
- 上一页
- 下一页